从1961年中国首台激光器诞生,到至今激光技术在多领域遍地开花。一代代“追光者”前赴后继,一起创造了我国光学事业从无到有的故事,从科研到产业,只为我国的光学事业欣欣向荣。
今天是国际光日,让我们跟随这11位“追光者”的步伐,一起重温中国光学事业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起源,体会传承辟新的“追光”意志。
灯塔式存在的“追光人”
中国激光科学带头人——李再光教授
学用结合长才能,自主创新贯始终
李再光教授是我国激光领域知名专家,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物理系、电机系和光学工程系主任;激光研究所所长、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激光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名誉院长、国防重点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防科工委光电专业组成员;国家科技攻关激光技术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等职;1981年创办了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并担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
李再光教授生活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李再光教授主持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2 kW、5 kW和10 kW横流二氧化碳激光器。作为撬动武汉光谷激光产业的第一批人,李再光教授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召开专家学者会上提出,“东湖有类似硅谷的潜在优势,可以建立武汉激光基地。”在这里,李再光教授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激光企业,为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激光产业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激光优秀人才,奠定了武汉激光产业发展的基础。
虽然李教授已经仙逝,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瑰宝影响着一代代激光人。
“中国光纤通信之父”——赵梓森院士
让光纤通信“飞入寻常百姓家”
赵梓森,是影响中国通信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他的发明和贡献,改变了无数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帮助中国实现通信技术的飞跃。
赵梓森,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奠基人,工程院院士。他曾担任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早在1973年就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70年代末,组织研制生产出我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和设备。作为技术负责人、总体设计人,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实用化8 Mb/s、34 Mb/s和140 Mb/s等6项国家、邮电部光缆通信重点工程,其中有3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20世纪90年代,领导开发的光纤通信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中国光纤通信专家、工程院院士、“光纤之父”赵梓森(图片来源:长江日报许巍巍)
除了技术研究之外,赵梓森对光通信产业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推动武汉中国光谷的成立。2000 年,湖北省科协主持召开“中国光谷建设武汉地区院士和专家座谈会”,赵梓森等 26 位院士与专家签名,呼吁光谷落户武汉。一年之后,紧邻洪山区,武汉・中国光谷正式诞生。赵梓森所在的武汉邮科院,也成为光谷最重要的创新源头之一。
如今,武汉中国光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谷内相关企业总收入数以万亿,成为了城市名片、民族品牌、国家骄傲。
我国激光医学产业创始人之一——李正佳
“不研究最前端的领域,就不是领跑而是跟着跑。”
激光医疗、激光美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无论是医院或是美容店,都架起了LED光疗仪,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医疗/美容体验。
提起激光医疗产业,不得不提李正佳。
李正佳,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我国最早从事激光医疗技术研发的专家之一。四十年来长期专注激光生物医学工程科研成果的应用转换,潜心开发实用产品,并领衔担纲国家激光医学产业重点攻关项目,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科技奖,多项成果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其主编的《激光生物医学工程基础》成为行业内的权威指导读物。
图片来源:激光二十年 | 【口述历史】李正佳:华工激光要扛起行业发展 的大旗
李正佳在激光医疗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推动国产激光医疗设备和科技走进医疗系统,打破国外垄断,让曾经听起来高深遥远的激光技术走进了百姓的家中,更让中国的激光产业走在了前沿位置。
“不研究最前端的领域,就不是领跑而是跟着跑。过去我们妄自菲薄、底气不足、没有信心,学科的成长打开了和国外交流的一扇窗。让国外的技术走进来,我们的企业走到国际市场之中。机制的推动、行情的发展,让企业有了方向去做。”李正佳如是说。
教育路上的“追光人”
光学薄膜及成像显示权威专家之一——刘旭教授
“光学的任何一个大的突破,都可能会对人类的发展和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
刘旭教授,浙江大学教授,从事过光学薄膜的研究,后又承担液晶显示方向的国家项目,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高亮度高分辨大屏幕显示设备,2000年后他大力发展真三维显示技术,建立了国际首台全彩色大尺度光场真三维显示系统。近年来他关注超分辨显微成像,提出移频超分辨成像机制,解决了非荧光标记样品的超分辨显微成像难题。
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旭教授
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刘教授成为一方专家,认为科教育人同等重要的他,也一直致力于建立起了中国的MSCA(国际智力引进行动计划),共建东亚人才培养教育圈。在他的努力和促进下,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大、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等七所高校和五大光机所,抽选光学尖子生,实行校所联合培养模式。
“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条件富足。作为学生,要打破范式禁锢,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因为当你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时候,你才能独立的思考社会应该发展的方向和他应该拥有的社会形态,站在更高的角度,明辨是非,不为各种舆论、利益所诱惑,而真正为着你的人生价值去奋斗。”
三维光学显微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顾敏院士
“开心做科研,你会看到科研的美。”
顾敏,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微光子学中心首任主任、光电子学首席终身杰出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校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并于 2019 年获得了国际光学最高奖项——丹尼斯·加博尔奖。
顾敏教授在三维光学显微成像和多光子纳米光子学的基础研究及数据存储、生物医学工程应用中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是三维光学显微成像理论的国际权威和先驱者之一,对现代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顾敏院士
在近 30 年的追光之路上,顾敏始终坚持本心,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阶段都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用顾敏教授本人的话说“开心做科研,真正静下心来,你会看到科研的美,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我国纳米光子学的发展,顾敏教授充满信心,“我相信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国的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技术就可以真正领先于世界了。”
推动产业发展的“追光人”
激光产业蓝图的促进者之一——朱晓教授
湖北激光文化50年,一个“创”字尽显一切——创左边是仓,右边是刀。
朱晓,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自1981年高考考进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一呆便是几十年。1985年入职华中工学院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型大功率激光器研发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名誉理事长、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总体专家组成员。
朱晓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博导
朱晓教授提出了双抛物面共轭成像多次泵浦薄片激光晶体方法,获发明专利8项,国际专利2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主持完成科技部“高功率碟片激光器的合作研发”项目、科技部重大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工业激光器及其应用示范”;提出了建设激光产业体系(服务链、产业链和应用链构成)的概念。
湖北激光50多年的发展,是中国激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湖北50年激光文化,朱晓凝练到一个字——“创”,创左边是仓,右边是刀,说明只有去拼搏,粮仓中才有收获。
让“中国芯”梦想成真的造梦者——长光华芯闵大勇
“心所往,光所至”
闵大勇,现任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规划并实施了工业激光全产业链的布局,主持多项激光产业国内国际收购。
闵大勇,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是中国激光产业发展十足的见证者和助推者。他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先后创立锐科激光、华日激光,担任过华工科技、华工激光、锐科激光、华日激光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高管职务,参与、扶持本土激光器公司。如今,武汉锐科激光成为国产光纤激光器第一家上市公司;华日激光在成立华锐超快光纤激光技术公司后,成为超快激光器上市公司的热门“种子选手”。更是将长光华芯推向了中国激光芯片A股上市的第一股,技术水平全面达到甚至部分超出国外先进水平。“如果芯片做好了,对下游企业乃至整个中国激光产业都是一种支撑,相当于‘定海神针’,中国激光产业链从装备、激光器到芯片真正自主可控,真正拉通了,真正自主可控了。为此,我已经做好了十年的准备。这件事如果做成了,对我来说此生无憾,就圆梦了。”
中国激光切割设备产业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之一——华工激光邓家科
“奋斗20年,我只为一件事。”
邓家科,198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自2000年进入华工科技,现已在华工科技奋斗20余年。作为高端激光加工技术及其装备的诸多重大项目总负责人,邓家科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专利2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1项。
邓家科 华工激光总经理
20年里,邓家科经历了中国激光切割产业的从无到有,践行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理念,见证了华工激光从无到有、从单一产品到复杂产品、从基础设备到完整方案的快速发展道路。“入职20年,我一直都在走这么一条路:把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走出去。”
致力于科研产业化的“追光人”
光纤传感产业化落地的推动者——哈工大董永康
科研成果落地实际应用是目标
董永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青年),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永康专注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产品研发和应用,开发的“高性能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温度和应变分析仪”综合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将研究成果落实产业化,创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睿科光电,中标多项重要任务。
国内分布式光纤传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虽然目前研究成果指标赶超国际水平,工程化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在董永康看来,今后的路还很长,尤其是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
基于拟人算法(HLA)的智能锁模激光器创始人——上海交大义理林
坚持前沿研究落地产业化
义理林,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工程系主任;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智能光通信和智能光纤激光器方面的研究。
义理林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2019年,他提出并带领团队实现的基于拟人算法(HLA)的智能锁模激光器,被光学领域顶尖期刊Optica接收,被美国光学学会杂志Optics & Photonics News评为2019年度全球光学进展,并入选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在光纤通信领域驰骋十多年,义理林一直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落地产业化。“我的目标很明确:研究未来5到10年会成为产品的东西,并将其落地应用。” 2020年杭州爱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科研产业化的梦想终于落地生根,开始蓬勃生长。
为量子信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创造者——尤立星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尤立星,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荷兰Twente大学和美国NIST和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从事超导电子学研究。目前,主要开展超导单光子探测(SNSPD)应用基础研究。
尤立星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
他重点开展超导单光子探测(SSPD)技术和低温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发的SSPD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次创造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九章)、激光雷达等系列应用纪录。创立我国唯一的SSPD产业化公司“赋同量子”,实现SSPD的产业化,其产品性能指标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对于未来,他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是一种小而精的产品,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社会价值。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它也能创造经济价值。随着未来社会的发展,SSPD技术的应用市场将会稳健增长,但不会出现爆发式数量级增长,毕竟这不是体量非常大的民用消费市场。”
“国际光日”的到来,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光学”这个历史悠久的学科上。而将“光”创造出百变形态的科学家和产业家们,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们曾经采访过的上述11位追光人便是如此。然而,他们只是我国千千万万奋斗在光学事业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每一位光学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追光故事,并且绝无仅有、精彩绝伦。我们也期待着未来能够有幸成为每一位追光路上的记录者。